發布時間:2024年8月30日 來源:IAEA
緬甸當地農民正在接受 2023 年基本農業作業的培訓
為了在該地區實現可持續的稻米生產和糧食安全,六個亞洲國家的農民在原子能總署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協助下,採用了核子技術產生的氣候智能型農業作業,並顯著提高了稻米產量。
米是亞洲大陸 60% 地區的主食,全球約 90% 的米作物在亞洲種植和消費。該地區水稻種植面積超過1.35億公頃,直接僱用超過3億人從事種植和生產。水資源短缺和氣候變遷的影響造成了稻米生產赤字。增加該地區的水稻產量對於確保糧食安全、滿足不斷增長人口的需求和改善農民生計具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原子能總署的技術合作計畫,亞洲有 11 個國家的農民團體在接受核子和同位素技術培訓後,一直在採用氣候智慧型農業作業。孟加拉、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和越南的農民成就了特別的成果,稻米產量從每公頃 1 噸增加到 2.5 噸。
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總署糧食和農業核子技術聯合中心的科學家們,努力經由核子技術優化肥料和水的利用,從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並同時保持土壤健康。這些技術已被各國同行和農民成功地採用,有助於永續地提高農業生產力和獲利能力。
越南農民進行第二次追肥
例如,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和信德省的農民接受了培訓,使用這項研究的氣候智慧型農業技術來優化生產力,例如為當地土壤和農作物提供完美組合的化學肥料和有機肥料——被稱為國際原子能總署/糧農組織整合選項。
在開伯爾-普坤赫瓦省、旁遮普省和信德省六個地區進行的現場試驗中,印度香米產量增加了 188%,長粒米產量增加了 176%。透過增加稻米產量,農民可以增強其所在地區的糧食供應和安全,同時可推廣供其他國家效仿的永續農業作業。
孟加拉農民巴布爾·侯賽因(Babul Hossain) 表示:“國際原子能總署建議採用的這些創新做法,增加了農業生產力,為我提供額外的收入。這種做法很受歡迎,並受到當地其他農業社區的歡迎。"
孟加拉農業大學教授穆罕默德·賈漢吉爾一直在各地農民的田地裡進行氣候智能型農業試驗,他表示,原子能總署/糧農組織聯合採取的氣候智能型農業方法也使水稻中的氨排放量減少了約36%。 “在氣候智慧型農業方法下,土壤變得肥沃且具有抵禦氣候壓力的能力,"他補充道。減少氨排放可以減少空氣污染,保護人類健康並有助於防制對生態系統的危害。
巴基斯坦 Tandojam 農業核子研究所 (NIA)的科學家賈韋德·沙阿表示:“採行原子能總署綜合方案後生產力的提高,體現了化學肥料和有機肥料的結合如何能夠提高產量和改善土壤健康,為未來糧食安全和環境可持續性和諧共存鋪平了道路。"
“核子科學技術在發展氣候智慧型農業中發揮關鍵作用。透過核子技術和現代技術,氣候智慧型農業在提高水稻生產力和促進永續農業方面具有潛力,可以推廣至全球各地。"糧農組織/原子能總署糧食及農業核子技術聯合中心土壤及水管理及作物營養科穆罕默德·扎曼說。
參加者在緬甸實驗室進行分析訓練。
2018 年,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總署聯合中心制定了水稻生產指南,該指南根據使用同位素技術獲得的結果為農民提供最佳管理措施。透過應用這些強化作物管理的方法,農民可以提高所在地區水稻的產量和糧食安全。
透過核能和現代技術計畫,實現氣候智慧型水稻生產的可持續性以及區域糧食安全,旨在開發氣候智慧型農業,以永續的方式應對氣候變遷、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增強土壤肥沃度、並提高水稻生產量。
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總署糧食及農業核子技術聯合中心,支持各國應用核子及相關技術,以提高農業生產的永續性,適應和增強農業食品系統對氣候變遷的適應能力,考慮到國家與當地的特性與優先性,以減少農業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
為了幫助促進全球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原子能總署和糧農組織於2023 年啟動了Atoms4Food 倡議,擴大創新核技術的使用,以提高農業生產力、確保糧食安全、減少糧食損失、改善營養以及應對氣候變遷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