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年6月20日 來源:IAEA
國際原子能總署秘書長拉斐爾‧馬裡亞諾‧格羅西於 2025 年 6 月 20 日向聯合國安理會簡報情況。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核設施遭受攻擊,導致伊朗核安全狀況急劇惡化。儘管目前為止這些事件尚未導致影響公眾的放射性物質洩漏,但發生這種情況的危險仍然存在。
自從以色列一週前開始攻擊以來,國際原子能總署一直在密切監視伊朗核設施的情況。作為其使命的一部分,國際原子能總署是全球核子和放射安全資訊的神經中樞,可以應對任何核子或放射性緊急情況。
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掌握的信息,伊朗核設施的現況如下。這是我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提交最新報告的後續內容。
納坦茲濃縮場有兩個設施。第一個是主燃料濃縮廠。 6 月 13 日的初次攻擊針對並摧毀了該設施的電力基礎設施,包括一個變電站、主要電力供應大樓以及緊急電源和備用發電機。同一天,主串級建物似乎遭到了地面穿透彈的襲擊。
納坦茲的第二個設施是前導型燃料濃縮廠。由地上、地下串級建物組成。 6 月 13 日,地上部分遭到功能性的損壞,地下串級建物遭到嚴重破壞。
納坦茲場區外的放射性保持不變,處於正常情況,顯示沒有對民眾或環境造成體外的放射性影響。
然而,納坦茲核子設施內部存在著放射性和化學污染。六氟化鈾、氟化鈾酰和氟化氫中所含的鈾同位素可能散佈在設施內部。這種輻射主要由阿發粒子組成,如果吸入或攝入,會造成很大的危險。可以透過適當的保護措施(例如使用呼吸防護面具等設備)有效地管理這種風險。該設施內部主要需關注的是化學毒性。
福爾多是伊朗鈾濃縮的主要地點,鈾濃縮濃度可達60%。目前,該機構尚未獲悉福爾多有任何受損情況。
上週五的襲擊中,伊斯法罕核設施的四座建築物遭到破壞:中央化學實驗室、鈾轉化廠、德黑蘭反應器燃料製造廠以及正在建設中的濃縮鈾金屬處理設施。
尚未有報告指出場外輻射增加的情況。與納坦茲一樣,主要擔心的是化學毒性。
6月19日,位於阿拉克、正在興建中的孔達布重水研究反應器遭到撞擊。由於該反應器尚未運轉且不含有任何核子材料,因此不預期會產生放射性的影響。附近的重水生產工廠也被認為受到了攻擊,同樣不預期會產生放射性的影響。
國際原子能總署6月18日最新消息指出,德黑蘭研究中心一座用於製造和測試先進離心機轉子的建築物遭到攻擊。卡拉季工廠兩棟用於生產不同離心機零件的建築物被摧毀。均未受到體內和體外放射性的影響。
現在讓我來說明布希爾核電廠,這是伊朗核設施,期受到攻擊的影響可能最為嚴重。這是一座正在運轉的核電廠,裡面存放著數千公斤的核子材料。該地區各國在過去幾個小時內直接與我聯繫,表達了他們的擔憂,我想絕對並完全明確地表示:如果布什爾核電廠遭到襲擊,直接的轟擊可能會導致大量放射性物質釋放到環境中。
同樣,如果轟擊導致為核電廠僅有的兩條供電線路癱瘓,可能會造成反應器爐心熔毀,從而導致大量放射性物質釋放到環境中。,這兩種情況在最壞的情境下都需要採取防護措施,例如疏散和安置人民,或需要服用穩定的碘片,其範圍可以從幾公里到幾百公里。輻射監測會需要覆蓋數百公里的距離,並且可能需要實施食品的輻射安全管制。
任何針對德黑蘭核子研究反應器的行動都可能產生嚴重後果,可能對德黑蘭市大片地區及其居民造成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採取保護措施。
我將繼續向公眾通報所有這些地點的最新進展,及其可能對健康和環境造成的影響。
正如副部長女士善意提醒的那樣,原子能總署目前和未來都會繼續在伊朗駐紮,並且只要安全和保安條件允許下,就會按照伊朗在《核武非擴散條約》保障協定下保障義務的要求,恢復對伊朗的檢查。
在此背景下,我要重申,我們檢查人員的安全至關重要。地主國在這方面負有責任,我們期望盡一切努力確保檢查人員的安全以及與國際原子能總署總部的通訊線路得以維持。
正如我最近向原子能總署理事會提交的報告中所述,後續並根據對相關設施進行的檢查,伊朗的鈾庫存仍然按照伊朗全面保障監督協定受到保障。您可能還記得,該庫存中有超過 400 公斤是鈾-235 濃縮度高達 60% 的鈾。至關重要的是,原子能總署應盡快恢復檢查,以提供可靠的保證,確保所有物資均未被挪用。
重要的是,伊朗為保護其核材料和設備而採取的任何特殊措施,都必須符合伊朗的保障義務和原子能總署的規定。
因此,至關重要的是,必須允許原子能總署的視察員視察所有相關物料,特別是濃度達到 60% 的材料,都已核實。除了潛在的放射性風險之外,對此類材料的攻擊當然也會使這項努力更加困難。
主席女士,國際原子能總署在大會決議中一貫強調,絕對不應該對核設施進行武裝襲擊,因為襲擊可能導致放射性物質洩漏,並在受襲擊國家境內與境外造成嚴重的影響。
因此,我再次呼籲各方要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軍事升級威脅著生命,並延誤了為長期保證伊朗不會獲得核武而進行不可或缺的外交解決方案。
主席女士,技術專家的存在、支援、分析和檢查對於減輕核安和保安風險至關重要——這在和平時期如此,在軍事衝突期間會更是如此。
三年內,我們第二次目睹了聯合國和國際原子能總署兩個成員國之間爆發的激烈衝突,核設施遭到砲火襲擊,核子安全受到威脅。正如在俄羅斯聯邦和烏克蘭之間的軍事衝突中一樣,國際原子能總署在這次衝突中將不會袖手旁觀。
正如我幾天前在這個會議廳所說的那樣,我準備立即前往伊朗並與所有相關方面接觸,協助確保核設施得到保護並繼續按照原子能總署的授權進行和平利用核技術,包括在必要時除了我們的保防監督檢查員之外,並向伊朗派遣原子能總署的核安全和保安專家。
為了使國際原子能總署採取行動,需要進行建設性、專業的對話。我敦促安理會成員支持我們儘早實現這一目標。
國際原子能總署必須及時、定期地收到有關受影響核設施及各場址的技術資訊。在這方面,我敦促伊朗監管當局繼續與國際原子能總署事件和緊急中心進行建設性的對話,該中心自衝突開始以來一直诶持全天候的運作。
核設施和核子材料絕不能被戰爭的迷霧所籠罩。
昨天,一名以色列軍方官員向媒體錯誤地宣稱布希核電廠遭到攻擊。儘管錯誤很快被發現,聲明也被撤回,但這種情況凸顯了清晰而準確溝通的迫切需要性,而國際原子能總署以技術上準確、政治上公正的方式,提供了溝通方面的獨特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最後,我要向國際社會保證,在這非常嚴峻的時刻,國際原子能總署將繼續提供支援。
只要存有必要的政治意願,外交解決方案是可以實現的。協議的各項內容已經討論過。國際原子能總署可以透過嚴密的檢查制度來確保伊朗不會研發核武。 它們可以成為實現和平並避免中東核危機長期協議的基礎。不應錯過這個機會。否則,衝突將曠日持久,核擴散的威脅也將日益迫近。儘管核擴散威脅源自中東,但它將有效削弱《核武非擴散條約》和整個核子非擴散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