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 年 2 月 15 日 來源:IAEA
國際原子能總署 (IAEA) 秘書長拉斐爾·馬裡亞諾·格羅西今天表示,烏克蘭消防員在寒冷的天氣裡不分晝夜地工作,以徹底撲滅星期五無人機襲擊之建築物後仍在悶燒的小火,該建築物包含著1986 年車諾比爾事故中被摧毀反應器的殘餘物。
國際原子能總署駐紮在現場的團隊被允許能不受限制地進入爆炸現場,並進行了廣泛的查訪,以評估新安全封閉結構(NSC)的損壞情況,昨天凌晨襲擊該結構的無人機在大型拱形結構的屋頂上炸出一個洞,該結構是為了防止由受損反應器釋放的放射性物質,並保護其免受外部的危害。國際原子能總署專家看到NSC屋頂冒出濃煙,也聞到塑膠燃燒的味道。
目前,仍在努力撲滅和防止任何剩餘火勢蔓延——顯然是由屋頂覆層中的易燃材料引起的——這推遲了對NSC損壞的修復工作。該建築於 2019 年竣工,係建造在近四十年前事故發生後立即豎立的石棺(sarcophagus)之上。
儘管無人機撞擊造成了嚴重損壞,但國際原子能總署團隊獲悉,現場的輻射劑量並沒有改變。團隊小組自己的測量也證實了這一點,測量結果顯示,與國際原子能總署兩年多前在該地點駐紮以來記錄的劑量率值相比,NSC附近的劑量率值處於正常水平。
“這明顯是一次非常嚴重的事件,受到無人機撞擊並損壞了一個主要核設施的大型防護結構。正如我在這場毀滅性的戰爭中反覆強調的那樣,襲擊核設施是絕對不行的,這種事情永遠不應該發生。"秘書長格羅西指出。
“這特別令人擔憂,因為我們也看到扎波羅熱核電廠週邊地區軍事活動的增加。國際原子能總署仍致力於竭盡全力協助防止核子事故。從最近發生的事件來看,核安全仍然受到嚴重的威脅,"他說。
在今天對NSC的巡視中,國際原子能總署小組成員觀察到有大片區域受到了無人機襲擊和隨後發生大火的影響。原子能總署小組確認NSC拱門的內外層都已受到破壞,造成了一個直徑約 6 公尺的洞,同時一些設備和電纜也遭到損壞。不過,結構支撐梁似乎並沒有遭受重大的損壞。
國際原子能總署小組也檢視了現場殘留的一些無人機殘骸,包括部分機翼。受損的無人機已被烏克蘭專家拆除並帶走作進一步分析。
研究團隊獲悉,該電廠計劃在無人機影響區域附近安裝額外的偵測器,用於測量劑量率和空浮濃度。然而,這項任務必須在殘餘火災完全消除之後進行,以免損壞了偵測器。